医共体对县域医疗服务市场的价值

 2020-12-08 村夫日记 

      医药网12月8日讯 中国县域医疗服务市场的整合并不是出于支付方的压力,而是由行政性推动的。虽然目标是推动分级诊疗,让基层有能力去满足病人的需求,但其最终的结果是日益做大和做强县级医院。

     

      在支付方的改革即将启动的前夜,服务方的整合有两个作用,为可能的支付压力做好充足的准备和提前划分势力范围以避免恶性竞争。支付改革真正启动之后,以常规为主的县级将面临更大的压力,特别是在单个病例收入下降明显的同时,如果不能提高病人的流入量,其总体的营收将出现明显的下降。原先的医联体更多的是松散型的组织,无法强迫基层给上级医院输送病人,为了吸引更多病人,各家医院不得不给予更多利益给基层,这从另一方面又加大了成本。

     

      因此,通过强制性的将县内基层医疗机构合并到医共体内,县级医院免费获得了划定范围内的基层流量,将有能力在支付压力下继续发展,既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也避免了恶性竞争给自身带来的成本压力。

     

      不过,支付改革推动的目标是提高医疗质量和降低医疗成本。在持续的改革压力下,医疗服务方如果不能有效控制成本并提高医疗质量,即使能提高病人的流入量也会面临长期的挑战。

     

      医共体虽然确定了一个区域,但这个区域内人口和看病需求的增长不会出现爆发式增长,这导致医共体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出现流量上限,由于仅限于满足县域内的医疗需求,而且受到上级医院虹吸的压力,医共体不可能像地级市的医院那样可以获得更多的流量,在流量瓶颈出现之后,只能靠挖掘自身潜力。这一方面要求医共体通过精细化管理控制成本,必须摆脱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另一方面,要将县域内的病人更多的留下来,这需要两方面的能力,提高技术能力以和上级医院争抢复杂病例,以及向医疗服务全链条拓展,通过发展院前和院后的服务来保证病人的留存。

     

      但是,医共体能否发展出技术能力并不取决于上级医院的帮扶,而在于自身能否有培养和留存的能力和机制。从全球其他地区的发展来看,中小型医院能发展出大型医院的能力和规模的毕竟是少数。从过去10年的发展来看,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的县级医院已经扩大规模并升级到三级医院,不排除未来在部分发达地区的县医院也能扩大规模。但这毕竟是非常少数,很难成为普适性的发展模式。

     

      要扩大规模和提高技术能力,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和延揽人才,这对经济发达地区可能相对容易,但广大中西部地区很难做到这一点。大部分的发展道路是最终成为大医院的附属,或者与其他中型医院联合,共同拓展市场,共享部分医护人员,以达到开源节流的目的。

     

      因此,医共体更多的是为县级医院提供了缓冲,给予其充足的时间去转型,在降低成本和提高医疗质量的同时,结合本地的医疗需求确定市场发展战略。主要的路径有三:投靠大医院、与其他中小型医院联合,或者向医疗全服务链条开拓。路径的选择并没有统一的模板,关键是要适应当地的实际市场情况。

     

      随着医保支付改革的时间目标逐步明确,留给县级医院改革的时间窗口有5-10年,医共体是县级医院转型的辅助,而非目标和路径。如果要最终能在市场站稳并能获得发展,尽早进行内部改革和制定合适的市场策略更为关键。